交通学院

《观公正正义之课,铸法治信仰之魂》——青马工程班会议(三十三)

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10


为深切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特此,交通学院党组织决定开展青马工程班专题会议。观看《以“理”服人:十年的十个“为什么”》公开课|第五讲:“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的内容,旨在让青马工程班学员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价值和实践逻辑。


202542日,在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学院党团活动室举行主题为《观公平正义之课,铸法治信仰之魂》的视频学习专题会议。参与此次会议的有:交通学院2022级全体青马工程班学员。

会议过程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副教授金成波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公平正义与法治的内在联系。金成波教授指出,公平正义不仅是法治的价值追求,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石。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和数据,生动阐述了法治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程序保障,将公平正义的理念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结合中国实际,金成波教授列举了近年来法治建设的成就,例如: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法律保障公民参与立法和监督的权利,体现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司法透明化:推动审判公开、裁判文书上网等,增强司法公信力。法治政府建设: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金成波教授从历史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等思想为现代法治提供了文化根基。同时,新时代背景下,法治需直面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权利保障等问题,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实质正义而非形式正义。法治不仅是规则之治,更应是良法善治。公平正义是法治的基石,缺乏公平正义的法治将失去生命力和社会认同。同时,专题片中提到,法治的成效需以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为衡量标准。中国在法治建设中始终注重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


法治如光,照亮社会前行的方向;公平正义如泉,滋养人民心中的信仰。通过观看《以“理”服人:十年的十个“为什么”》公开课第五讲的视频学习,青马工程班学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公平正义不仅是法治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尺”。中国法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抽象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制度温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位公民既是公平正义的见证者,更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让我们以信仰守护正义,以行动践行法治,共同绘就全面依法治国的壮丽图景。







                       来源|共青团思想引领中心

初审|于秋彤 马小雪

复审|于欣婷

审|马琰 郭梓睿